首页 > 考生写作 > 周记

寒假周记初一

时间:2023-04-25 12:54:41
【精华】寒假周记初一3篇

【精华】寒假周记初一3篇

时间飞快,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,相信大家都倍感充实,收获良多吧,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周记吧。怎样写好周记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寒假周记初一3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寒假周记初一 篇1

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,在不知不觉中,一个丰富多彩的快乐寒假已从我眼前飞过,但给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在爷爷村敲锣打鼓的那段印象。

大年三十的那天,到处洋溢着过节的气象,人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。吃完早饭,爷爷就带着我到村里的大桥上,去敲锣打鼓。一去才发现,锣鼓队就差爷爷这个队长没到了。爷爷一到马上就开始了。

“齐个隆咚呛……隆咚呛”呵呵,真好听哟!我在心里随着鼓点的节奏打着拍子,正意犹未尽,一个章节完了,哎呀,再来一次就好了,真想再饱一次耳福啊。我用期盼的目光看着爷爷,爷爷好像看懂了我的心思,又打了一遍。“齐个隆咚呛,齐个隆咚呛……”来观看的人越来越多,爷爷他们也越敲越有劲,越打越高兴,很快,第二遍也打完了。不巧打小锣的那位叔叔因为家里有事要回去,乐队无法进行了,围观的人也不会,怎么办?这时爷爷说:“我们家后继有人,来!孙女!上!”可我从来没碰过这些锣鼓呀,不过爷爷常说救场如救火,我只得硬着头皮上了。旁边的一位老奶奶告诉我:“小姑娘,只要跟着节拍走就行了,不用紧张!”我心里这才踏实点。

锣鼓又响起来了。刚开始,我担心跟不上节拍,不敢使劲敲打,只是慢慢地在心里琢磨着拍子,仔细地听着节奏,生怕因为我一个人的失误而扰乱了全局。爷爷向我投来了鼓励的目光,很快,我随着节拍逐渐熟练 ……此处隐藏366个字……节的习俗,我特意查了相关的资料。腊月初八,也就是“腊八节”那天,年就拉开了序幕。年味儿越来越足了。街道上卖对联的、年画的、“福”字的,也越来越多了。从腊月二十三开始,人们就纷纷开始办年货了,在以前的北京人就会杀鸡、炖肉、发面、酿酒……,忙忙碌碌地为大年三十那天做准备了。

说起年三十,人们不得不想起饺子。大家知道吗?饺子又有一个别名叫“交子”,意思是在昼夜交替的那一刻吃饺子,因为饺子是白白胖胖的,像个元宝,所以大家就认为在除夕之夜吃饺子预示着来年会发大财。

大年初一,大人们都早早地叫孩子们起床,把孩子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,穿上新买的衣服,然后就去给长辈们拜年,从而得到压岁钱,这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、最高兴的事了。

初二到初四是逛庙会的最好时间。虽然庙会的人很多,可是大家还是很开心,逛着各式各样的小摊,看着千奇百怪的小物品,还有吹拉弹唱的各色节目,嘴里不停地吃着各色小吃,手里举着风车“嗒嗒”地响,好不热闹。

在假期里,我还学会了门手艺,那就是北京的文化传统——丝网花儿的制作。我先把五颜六色的丝网布抻开,然后把布包裹在细细的铁丝圈上,组成一个花瓣,就这样再做几个同样的花瓣,把它们凑在一起,一朵漂亮的丝网花就做成了。我还和妈妈学用五彩的珠子穿成了五个活泼可爱的福娃呢。妈妈夸我心灵手巧,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,我好快乐呀!

在这个假期中,最让我难忘和自豪的是我在短短的4天内,学完了中国的书法中的九个笔画,并且能很漂亮地写出来。伴随着那清幽的墨香,我迷上了中华民族的国粹——书法。同样,我也置身于其中了。

时间过得飞快,还没有回味完假期那充实的生活,就又要进入新的学期了,我会用奥运的精神激励自己,一刻也不会放松。

  
《【精华】寒假周记初一3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